电话:0827-2222663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巴中新闻

昔日贫困村 今日“明星村”

来源:巴中日报 时间:2020-11-05 作者:严波、陈俊吉 浏览量:

走进距离通江县广纳镇约5公里的龙家扁村,一排排新居依山而建,1000余亩的猕猴桃长势喜人。在村“两委”办公室内,国家“第五批传统文化保护村落”、省级“乡村振兴示范村”、省级“文化扶贫示范村”、市级“依法治市先进集体”等奖牌特别醒目。很难想象,几年前,龙家扁村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村,如今华丽转身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明星村”。

1、 特色产业强村民致富有保障

10月26日一大早,龙家扁村村民赵德才就到村内的猕猴桃产业园上班。“还有六七百亩的黄心猕猴桃即将上市,这段时间要精心管护。”今年57岁的赵德才说,他一直在猕猴桃产业园上班,每月领取2000元的固定工资,妻子也在园区务工,一天能挣70元,今年两人仅工资挣3万多元没问题。

龙家扁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勇说,2014年10月,该村引进在外成功人士张江回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,发展以猕猴桃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如今已是村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。自2017年投产以来累计收获猕猴桃300余万公斤,实现产值2100万元,吸纳村内及附近剩余劳动力120余人,其中3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.2万余元。不仅如此,今年村内又引进企业种植了500亩柑橘、400亩青花椒、200亩青脆李。

“整个村子共1009户3487人,贫困人口164户541人,2016年底已经全部脱贫了。”黄勇说,龙家扁村坚持发展特色产业,通过大户带动、技术指导,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发展果蔬及种植产业,实现了人均累计增收8000元以上,国家“第五批传统文化保护村落”、省级“乡村振兴示范村”、省级“卫生村”、省级“文化扶贫示范村”等荣誉接踵而至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明星村”。

2、新村环境美幸福家园更宜居

在村委会办公室附近,一排排漂亮的巴山新居依山而建,黄墙黛瓦,十分洋气。脱贫户陈玉兰就住在其中,屋前还有一块菜地,绿色蔬菜一年四季都有。“搬到这儿几年了,比以前的生活条件好多了。”陈玉兰说,现在赶场也方便,坐车10多分钟就到了。

自脱贫攻坚以来,龙家扁村大力实施住房提升改造工程,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、易地扶贫搬迁、危旧房改造等政策,除一些传统院落进行保护外,其余土坯房、危旧房按意愿拆除,统一规划、统一修建。目前,全村共拆除危旧房100余座,新建聚居点7个。布局合理、设计科学,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。

此外,龙家扁村修通了断头路5条、出境路3条,新建产业路4条,建设里程39.9公里,村民出行更方便;有效治理病害塘,修复毁坏、堵塞水渠,满足村民对农田的灌溉需求;修建集中、分散安全饮水工程,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;建成80平方米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,升级改造村电网,光纤、网络覆盖面达到100%。

3、“五治”模式新唱响乡村和谐曲

良好的村风民风是美好乡村的基石。今年3月,龙家扁村被省委、省政府表彰为“乡村振兴示范村”,其“政治引领、法治保障、德治教化、‘自治’铺路、智治提速”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方法被各方点赞。

黄勇介绍,“五治融合”就是根据龙家扁村的实际情况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,率先依法在全镇推行党总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,打造一支政治可靠、充满活力、团结善治的村干部队伍。“组建党员突击队,帮助突击村内道路建设、水利建设等重点民生工程,哪里有党组织,哪里就有党组织服务。”

培养法治“明白人”。充分利用农闲时节,定期不定期邀请司法所、派出所、市管所和法律顾问、帮扶单位对村民开展适用法律法规培训,提高村民尚法守法意识。

在民风培养上,以“德治”教化。利用“丰收节”“春节”等节庆活动开展“好儿媳”“好公婆”“好丈夫”“好邻居”“好妯娌”评选,通过“快手”“抖音”“村民微信群”等载体展播媳妇为公婆洗脚剪指甲、孙子给爷爷端茶倒水、儿子抱瘫痪的父亲晒太阳、邻居帮留守老人理床铺等短视频,弘扬真善美、传播正能量,培育了好村风,树立了好民风。

村内重大事项决策实行村党总支提议、村“两委”会议商议、党员大会审议、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,并将决议、实施结果公开,让村民成为村级组织民主科学决策的主体,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客服服务热线
0827-2222663
工作日 9:00-18:00
微信服务号
微信订阅号

Copyright © 2025 0827hr.com.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:四川崛兴律师事务所 杨婧律师 蜀ICP备18008087号 川公网安备 51190202000186号

地址:四川·巴中 EMAIL:iamwoody@qq.com

关注

用微信扫一扫

反馈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