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,我市民营经济创造了59.5%的经济总量、74.5%的税收、80%以上的就业。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,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、健康发展的背后,我市相关部门履职尽责,为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保驾护航,让民营企业全面释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。
关键词 项目政策
市发改委:
提出6个方面19条措施 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
近3年,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3.91亿元,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撑。近年来,市发改委坚持以政策为支撑,以项目为载体,以服务为抓手,强化要素保障,优化发展环境,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。
在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时,将民营经济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,在《规划纲要》中明确各地要“大力扶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”。
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促进民间投资政策,研究提出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、推动PPP项目落地落实、降低企业成本负担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、优化民间投资发展环境、建立考核督查机制等6个方面19条措施。
扭住项目这个“牛鼻子”,市发改委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,利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助力民营项目建设,先后为巴中威澳环保等30余个民营企业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指标29.4亿元。
关键词 企业培育
市经信委:
狠抓工业企业培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
加强工业企业培育、壮大产业规模,“五个抓好”成为市经信委的制胜法宝。
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。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企业扩大开放合作,推动江口醇与川酒集团开展并购重组,江口醇酒业首次进入全省百强。
抓好十亿级企业培育。促成同凯能源与中建安装、河北蓝金清洁能源实现强强联合,支持远鸿小角楼、江口醇与五粮液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争创省白酒行业“新十朵金花”。
抓好“小巨人”培育。扶持胡婆婆、新普瑞等行业培育企业通过技改扩能上台阶,实现转型升级发展,形成一批行业龙头。
抓好上市企业培育。加快推进意科碳素、好彩头等企业上市进程,持续抓好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,推动改制企业全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。
抓好小微企业培育。推动成长性好、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-2000万元之间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上企业,2018年新发展小微民营企业84家。
关键词 招商引资
市投促委:
采取“走出去”和“请进来”让一大批民营项目落户巴中
市投促委把民营企业招商作为全市投资促进工作的重中之重,全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体量,有力推动民营经济稳步发展。
企业对接是关键。2018年,市投促委开展广泛的“走出去”和“请进来”活动,赴上海、深圳、重庆等地跟进优质民营企业20次,牵头承办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等省市重大平台活动9次,统筹全市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5场次,丰富了民营经济招商的客商资源。
做强民营经济体量是重点。市投促委聚焦四大特色农业产业、四大新型工业和一批旅游景区创建,让一大批投资强度高、产业带动强的民营项目落户巴中。截至2018年底,全市统筹引进7类民间投资项目251个,投资总额881.03亿元。
护航企业高效运转是保障。市投促委筹办好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协调服务座谈会。自2015年来,先后8次邀请外来投资和本地民营企业200余家参会,梳理和解决外来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困难问题400余条。2018年,通过召开“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座谈会”,解决企业问题和困难事项42项。
关键词 用地保障
市国土资源局:
构建支持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强化要素保障
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中,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强化要素保障、创新支持政策、优化政务服务,构建起国土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。
在优化企业用地保障方面,市国土资源局坚持做优增量,共计争取省级下达年度计划指标9000亩,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,组卷报征建设用地1.3万亩,同比增长3.58倍。盘活利用闲置土地1881亩用于民营企业发展。供应土地4897.64亩,同比增长1.5倍。全市已开工的151个增减挂钩项目和281个土地整理项目中,吸引民营资本投入63亿余元,占项目总投资的70%以上,进一步壮大了民营经济。
在推进矿产资源勘查方面,市国土资源局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石墨、霞石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。全市26宗探矿权中有23家民营企业参与实施,同时,引进了海螺水泥等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开发矿山,全市110家采矿权中有99家民营企业投资开发。
关键词 营商环境
市工商局:
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搭建政企对接连心桥
近年来,市工商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努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全心全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。
市场准入“破门槛”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放宽住所(经营场所)登记,进一步释放了场地资源;实施简易注销登记,建立了更简便、更快捷的市场退出机制;推进“多证合一”改革,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;全力推行审批服务“三办”改革,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;探索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试点工作,推进名称自主申报便利化、快捷化;全面推行“政银便民通”,实现在全市54个银行网点就近办理营业执照。
靠前服务“解民困”。致力搭建政企对接连心桥,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恳谈会,常态化开展外来投资企业暨民营企业座谈会,分类听取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呼声,做到“亲”在行动上,“清”在骨子里。
监管维权“下深水”。在摸清家底、立足现有、把准政策的基础上,开展民营经济专项调研,同时开展“工商进万企、问计放管服”活动,当好政策法规的“宣传员”、反映问题的“信息员”、解难分忧的“协调员”、护航维权的“监督员”,面对面、心贴心、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20余个。
关键词 协调服务
市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:
不但落实“三办”还要帮办和代办
市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持续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和“马上办、网上办、一次办”改革,创新推行“12345+1”服务模式,为民营企业提供行政审批、金融信贷和公共服务“一站式”帮办代办协调服务,积极营造亲商、爱商、尊商、重商良好氛围。
组建一个中心,全力服务民营企业。2017年7月,组建成立巴中市企业投资促进协调服务中心,公开服务电话,接受企业咨询和投诉,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全程帮办代办协调服务。
开展两项清理,为民营企业松绑减负。清理不合法不合理证明事项,清理删除部门内部审批环节,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,减少审批自由裁量权,消除模糊事项条款,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。
设置三个窗口,无缝对接民营企业。设立企业投资协调服务专区,规范设置行政审批、金融信贷和公共服务3个“一站式”帮办代办接件咨询窗口,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另外,还建立四项机制,推行“五联合”和“容缺受理”的服务模式,实现企业申请审批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关键词 破解融资难
巴中银保监分局:
推进银税合作贷款模式运用线上融资产品服务企业
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最为“头痛”的问题,巴中银保监分局从强化监管引领、狠抓政策落实、鼓励金融创新方面进行破解这一难题。
银保监分局与相关部门签订协议,推进银税合作贷款模式在巴落地;推动设立“四大产业”发展启动资金,大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,据统计,截至2018年11月末,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708.4亿元。
严格落实《四川银行业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十六条措施》,着力查处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嫁成本、存贷挂钩、借贷搭售、克扣贷款额度、不合理延长融资链条等变相提高利率、加重企业负担行为,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、评估、登记、审计等中介机构收费行为,增加抵押贷款自评率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
引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金融创新产品,积极运用线上融资产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,满足小微及民营企业小额化、便捷化、分散化的融资需求;大力推广“一次授信、随借随还、循环使用”模式,积极推广应收账款、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,深入推进银税互动、财政金融互动、双基惠农等贷款政策,解决部分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“抵押担保少”难融资的问题。
Copyright © 2025 0827hr.com.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:四川崛兴律师事务所 杨婧律师
蜀ICP备18008087号
川公网安备 51190202000186号
地址:四川·巴中 EMAIL:iamwoody@qq.com